避免成為乳癌高危險群
高危險群(致癌相對機率大於4倍):
- 一側乳房得過乳癌
- 特殊家族史(停經前得過兩側乳癌)
- 乳房切片有不正常細胞增生現象
次高危險群(致癌相對機率大於2-4倍):
略高危險群(致癌相對機率大於1.1-1.9倍):
- 第一胎生育在三十歲以後
- 未曾生育者
- 停經後肥胖
- 子宮內膜癌患者
- 胸部放射線治療
- 長期口服避孕藥
- 長期補充女性荷爾蒙
- 過量飲酒
- 初經在12歲以前
- 停經在55歲以後
生活習慣
- 多運動
- 避免太晚生育
- 少攝取高脂肪食物
- 心情放輕鬆,減低工作壓力
- 定期乳房檢查習慣
貼心小叮嚀~沒摸到腫塊也要定期做檢查
隨著生活型態改變,飲食習慣的日漸西化,台灣的乳癌越來越多。但多數乳癌病人太晚就醫,顯見婦女自我檢查率太低,且因醫學知識偏差或個性保守,摸到乳房腫塊後,不願就醫。因此每位婦女應於月經結束後一星期,自我檢查乳房,摸到任何腫塊,即刻就醫。由於乳房自我檢查對早期乳癌的發現幫助有限,必須藉助其他方式,如乳房X光攝影及乳房超音波,偵測出觸診無法發現的零期或第一期乳癌,以進一步降低死亡率。相較於歐美,台灣雖屬乳癌低發生率地區,但罹病年齡層偏低且婦女乳房較緻密,因此如何建議婦女做乳癌篩檢,尚待研究。基本上,若有危險因子的婦女,35歲起應接受醫師檢查,必要時安排超音波檢查或乳房X光攝影。一般40歲做第一次乳房X光攝影,而後以超音波及X光攝影交替檢查,50歲後篩檢則以乳房X光攝影為主。若乳房X光攝影或超音波出現密集的顯微鈣化點或不規則邊緣腫塊、或其他疑似乳癌變化時,則應以立體定位做大範圍切除,並送病理組織石蠟切片檢查
各年齡層女性的乳癌檢查建議
每月乳房自我檢查
檢查時間
- 在此要提請所有婦女朋友,每個月定期利用洗澡時面對鏡子手抹肥皂檢查一下自己的乳房,以提早發現乳房有任何變化或異樣。
- 每年還要定期至一般外科乳房門診接受專科醫師的學理檢查,必要時再配合超音波或乳房X光攝影做進一步的診斷。
- 要做好乳房自我檢查,適當時間及正確方法都很重要。因乳房會隨著月經週期產生生理變化,最好在月經過後3-5天檢查。
- 無月經者可選每個月特定的一天做檢查。
檢查步驟
- 面對鏡子雙手下垂,仔細看兩邊乳房是否對稱或大小不一,有無不正常突起,皮膚及乳頭是否有凹陷或濕疹。
- 左手上提至頭部後側,用右手檢查左乳,由乳頭開始作環狀順時鐘方向按壓螺旋滑動,逐漸向外(約三至四圈)至全部乳房檢查完整為止,用同樣方法檢查右邊乳房。
- 平躺下來,右肩下放一枕頭,將右手彎曲置於頭下,重複第二步驟檢查兩側乳房。
- 除了乳房,亦需檢查有無腋下淋巴腫大。最後再以大拇指和食指壓擠乳頭,注意有無異常分泌物。
檢查要領~
指法:手指併攏,以指腹檢查。
力道:先輕壓,再稍微深壓。
檢查範圍~
乳房兩側,包括鎖骨下方、胸骨下方、胸骨中線、肋骨下緣及腋下。
檢查內容~
- 每月定期乳房自我檢查
- 每年定期專科醫師檢查
- 每一年或兩年乳房超音波檢查
- 每一年或兩年乳房X光攝影
- 是否有乳房皮膚變化、脫皮、濕疹變化、凹陷、橘皮樣變化、紅腫、潰瘍
- 是否乳房疼痛
- 是否摸到乳房腫塊
- 是否摸到腋下淋巴腫大
- 是否乳頭凹陷
- 是否有異常分泌物(呈清澈狀、乳汁狀、血水狀、膿狀)
預防乳癌的飲食
- 多種蔬菜、水果、橙色蔬果:富含維生素C及類胡蘿蔔素
- 減少動物性脂肪攝取
- 增加纖維量之攝取
- 十字花科蔬菜:甘藍、花椰菜、大白菜等
- 深海魚類含ω-3脂肪酸
- 大豆製品
- 菇類
- 綠茶
|